近年來,江西新余市針對貫早江、廖家江開展黑臭水體整治,明顯改善了中下游斷面水質情況,逐漸恢復“水清岸綠、魚翔淺底”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。新余市“兩江”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,同時“兩江”流域的水質完成了由黑臭水體向清澈水質的大蛻變。
由此可見,新余市在黑臭水體整治方面有著自己的成功經驗。黑臭水體如何“變形”?這已經成為黑臭水體整治的核心話題。針對黑臭水體整治,3市曬出黑臭水體“變形記”,以自身黑臭水體治理經驗,講述不平凡的治水故事。
新余黑臭水體“變形記”
當前江西新余市貫早江、廖家江黑臭水體整治初見成效。新余市完成小區(qū)管網1068.5km,小區(qū)管網清淤166.99km、檢測48.86km,小區(qū)雨污分流改造已完成134.12km、小區(qū)雨水立管改造26.29km,小區(qū)雨污分流改造完成率為77.77%。
采用非開挖技術修復污水管道。在污水管網修復過程中,新余市通過采取國家非開挖技術,結合監(jiān)測和局部修復技術,對污水管道進行技術性修復,統(tǒng)籌實施控源截污、內源治理、生態(tài)修復和活水保質,不僅實現(xiàn)了全面消除黑臭水體和提升水體質量的目標,而且完善了污水管網的徑流量,使所有污水都進入污水管網主干管道,有效提升了主城區(qū)的防洪排澇能力。
普查城市污水管網,推動溝通協(xié)調工作。負責新余項目的中國地質工程集團通過詳細普查了“兩江”范圍內的城市污水管網絡線分布圖,摸清該項目涉及區(qū)域的地下管網情況,精準設計項目施工。同時,“兩江”黑臭水體的治理工作涉及37條市政主干道和257個小區(qū),因此在項目施工過程中既要與13家管線權屬單位溝通協(xié)調,又有與市內各局委辦溝通協(xié)調,還要與周邊百姓溝通協(xié)調。
桂林黑臭水體“變形記”
伴隨著國家對消除黑臭水體要求日益高漲,廣西省政府致力于全面消除全區(qū)70段黑臭水體。其中廣西桂林市的靈劍溪、南灣河、南溪河、清風溝、道光河等漓江5條支流被列入名單,并統(tǒng)一納入“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(jiān)管平臺”。
控源截污,內源治理。查明靈劍溪、南灣河等5條支流黑臭水體的“病因”后,當?shù)厮畡展芾聿块T相繼開出了治理“藥方”。通過新建城市管網、泵站、泵井,實施截污和清淤工程,拆除水體周邊養(yǎng)殖場等多種措施,控制污染源,并對黑臭水體開展集中整治,治理初見成效。
完成軟硬雙指標,真正實現(xiàn)“長治久清”。黑臭水體銷號,必須完成透明度、溶解氧、氧化還原電位、氨氮等4項水質硬指標,同時還必須完成公眾滿意度超90%并且有效數(shù)量超過100份調查問卷這一軟指標。一方面,桂林市通過建立持久高效的管理方式,聘請第三方監(jiān)測黑臭水體治理后的水質,確保各項指標均達到國家消除黑臭水體的標準。另一方面,桂林市積極組織群眾開展黑臭水體治理滿意度調查,通過群眾的滿意度調查,全面展示了黑臭水體治理成果。
東莞黑臭水體“變形記”
自2019年以來,東莞市已完成污染河涌整治424條,今年又將計劃完成217條河涌整治任務,實現(xiàn)黑臭河涌清零目標。同時,“十四五”期間,東莞市將持續(xù)推進河涌水環(huán)境綜合整治,全面消除黑臭水體,不斷提升水環(huán)境質量水平。
治河先截污。2018年,三禾市河因生活污水污染,被納入黑臭水體整治名單。南城水務運營中心通過整治、關閉沿河排污口,將居民生活污水接入市政污水處理管網,實現(xiàn)雨污分流等措施,及時控制污染物排放,并采用A2O+MBR工藝,通過生化處理及膜池深度處理,持續(xù)減少污水中的COD、氨氮、總磷含量,全面消除黑臭水體,確保出水水質更加穩(wěn)定。
持久高效管護,實現(xiàn)長治久清。南城水務運營中心聘請了13名專職巡查員,同時也為每一條黑臭水體配備了專屬的“河管家”,通過專業(yè)管護,徹底改善了三禾市河水環(huán)境,實現(xiàn)了該河的長治久清。自2019年以來,累計動員社會參與人數(shù)超200萬人次,實現(xiàn)日常巡河14萬人次,形成了全民參與、共同護河的社會合力。
特此聲明:
1.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。
2. 請文章來源方確保投稿文章內容及其附屬圖片無版權爭議問題,如發(fā)生涉及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文章來源方自負相關法律責任。
3. 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內起一周內與本網聯(lián)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益。